朗读
今年以来,针对城市“停车难”问题,婺城区综合行政执法局立足“疏堵结合、标本兼治”原则,围绕“供给端扩容、需求端引导、监管端发力”三维坐标,坚持划管并举、疏堵结合的系统思维,推动停车治理从“被动应对”向“主动服务”转变,切实提升市民出行幸福感。
一是供给端精准施划,挖潜扩容补泊位缺口。以“科学划线+空间挖潜”为核心,最大化激活现有空间的停车承载力。通过开展人行道泊位专项排查,紧密结合市民实际需求与实地调研情况,在不影响行人正常通行、保障交通顺畅的前提下落实“应划尽划”,同步优化泊位布局合理性。今年以来,已更新人行道非机动车位1193米,人行道机动车位219个。同时推进废弃汽车专项整治,做好全面排查建档,依法依规分类处置、强化长效管控等工作,目前,累计处置废弃汽车159辆。此外,对全区机关企事业单位停车资源进行梳理,积极倡导非工作时间向社会公众开放,进一步盘活存量泊位,形成“增量+盘活”双轮驱动的供给格局。
二是需求端引导优化,培育文明停车新风尚。以“宣传浸润+智慧赋能”为抓手,推动停车需求合理释放与文明习惯养成。一方面,深化文明出行、绿色出行等主题宣传,通过社区宣讲、短视频科普、典型案例曝光等多元形式,加深广大市民绿色出行理念的认知,纠正“无车不便捷”“到店必停车”的固化思维。另一方面,针对西市街商圈停车难问题,升级智慧停车服务体系,整合路面与地下停车场46个、泊位2689个,市民可根据屏幕指引或“浙里办—智慧商圈—停车诱导”平台实时查询空余泊位,有效缓解“寻位难、排队久”困境,推动车位周转率提升3倍,显著提升商圈停车便捷度。
三是疏堵结合强监管,筑牢停车秩序防护墙。以“精细管理+严格执法”为保障,维护停车秩序与公共安全。组织执法人员开展常态化巡查,聚焦私占泊位、擅自清除泊位线等行为,依法从严查处,形成有力震慑。创新构建“违法先行提醒—车主自行整改—后续执法监督”的闭环流程,依托手机短信与微信公众号向违停车主同步推送违停提醒,提供10分钟临停免罚期,目前累计提醒车辆2119辆,超70%车主在提醒期内主动驶离,处罚率下降至25.71%。同时畅通市民监督渠道,通过“婺城随手拍”微信小程序及12345(8890)便民热线等方式,鼓励市民参与停车秩序监督,构建“执法监管+群众参与”共治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