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索引号:

    11330700762512299C/2023-00026

  • 文件名称:

    关于印发《全市综合行政执法系统“助企纾困”行动方案》的通知

  • 发布机构:

    市行政执法局

  • 成文日期:

    2023-02-27

  •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 关于印发《全市综合行政执法系统“助企纾困”行动方案》的通知

    日期:2023-02-27 16:24:03 来源:市行政执法局 浏览量:​
    分享:
         

    朗读

    各县(市、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分局),市局机关各处室: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服务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助力“打造国际枢纽城、奋建现代都市区”,根据《中共金华市委办公厅 金华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扎实做好一季度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通知》要求,我局研究制定了《全市综合行政执法系统“助企纾困”行动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附件:全市综合行政执法系统“助企纾困”行动方案




    附件


    全市综合行政执法系统“助企纾困”行动方案


    为全面贯彻落实全市民营经济暨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和全市一季度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精神,根据《中共金华市委办公厅 金华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扎实做好一季度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通知》要求,结合综合执法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目标

    以综合执法“助企纾困”为目的,谋准谋实各项目标任务和工作举措,并积极推动各项任务、措施落地落细,不断深化“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切实提升执法效能,服务保障经济发展,优化提升营商环境。

    二、行动内容

    (一)扎实开展“护企安商”专项行动。制订惠企便民17条举措,以优化执法方式、减少执法扰企、加强柔性执法、优化审批服务为重点,深入推进“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严格规范行政执法行为,以法治为商家企业保驾护航,提升企业获得感。

    (二)深入开展“助企纾困”大走访行动。在全市综合执法系统深入开展“大走访大调研大服务大解题、千名干部帮千企”活动,协调解决企业“急难愁盼”问题,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努力架设沟通桥梁,主要上门服务,与企业保持常态化联系,坚持“无事不扰、有需必应”,快速响应企业诉求,用心用情用力帮助企业发展。分类指导推进开发区(园区)“一支队伍管执法”,探索企业行政合规建设,建立事前事中工作指导机制,推动严格监管与指导帮扶有机结合,引导市场主体规范经营、健康发展。

    (三)持续开展“柔性执法”惠企便民行动。梳理综合执法“首违不罚”“轻微违法不罚”事项,明确市容环卫、市政园林、城市绿化、人行道违停等领域的事项清单。拓展“教科书式”执法领域范围,统一制定行政执法程序、文书、行为、语言等标准规范,明确柔性执法“金华标尺”。推广“说理式”执法,通过事前释法、事中说理、罚后释疑,提高行政处罚的说服力、公信力和影响力。

    (四)常态化开展“综合查一次”行动。完善“综合查一次”适用标准,合理确定参与部门、检查频次,拓展执法监管“一件事”场景应用至75件;全面推广企业信用修复机制,通过“一次性”告知、“一站式”核查、“零次跑”修复,解决企业在行政审批、招投标、贷款融资、政策优惠等方面的失信限制难题。

    (五)全面开展“体检报告式”监管行动。推广义乌市“体检报告式”监管做法,结合不同行业、企业类型,梳理“正负面清单”,加强行政指导;开展“点对点”检查后,为企业开具专属“体检报告”;将报告结果浓缩在二维码中,方便后续整改落实,真正做到“进一次门、查多项事、一次到位”,减少执法扰企现象。

    三、行动要求

    (一)提高思想认识。保市场主体就是保社会生产,助企纾困是现阶段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重中之重,能有效激发市场活力、提振市场信心。各县(市、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分局)、机关各处(室)要充分认识护企安商、助企纾困的重要意义,围绕中央、省、市关于做好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决策部署,结合综合行政执法工作实际,服务大局,主动作为,在助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

    (二)抓好行动落实。要坚持目标结果为导向,不断健全完善工作落实推进机制,建立相关工作台账,做好“助企纾困”情况的核查调度,及时发现问题,快速解决问题,有效解决企业的所急所难,确保行动取得实效。请各县(市、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分局)及时对行动开展情况进行总结,于3月25日前报送市局法制处。

    (三)加大宣传力度。市局办公室、各县(市、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分局)要充分利用电视、报纸、网站、公众号等新闻媒介,通过设立主题专区、开设专栏等方式,畅通与企业的沟通渠道,积极宣传行动中的好做法、好经验、好事迹,营造良好工作氛围,努力争取社会各界的理解和支持。


    附件:金华市综合行政执法局惠企便民17条措施



    附件


    金华市综合行政执法系统惠企便民17条措施


    1.优化完善“综合查一次”联合执法,合理确定参与部门、检查频次,切实减少烦企扰民。

    2.拓展执法监管“一件事”场景应用至75件,解决涉企检查事项多、频次高、随意检查等问题。

    3.推广“体检报告”式监管,通过梳理“正负面清单”开展“点对点”检查,以专属“体检报告”落实“点对点”整改。

    4.全面推广企业信用修复机制,通过“一次性”告知、“一站式”核查、“零次跑”修复,帮助企业解决因信用问题在行政审批、招投标、贷款融资、政策优惠等方面的失信限制难题。

    5.梳理综合执法“首违不罚”“轻微违法不罚”事项清单,定期比对行政处罚和责令限改文书,筛选不予处罚数据,监督“首违不罚”落实情况,充分体现执法温度。

    6.推广“说理式”执法,通过事前释法、事中说理、罚后释疑,提高行政处罚的说服力、公信力和影响力。

    7.严格规范执法行为,拓展“教科书式”执法领域,健全行政执法裁量基准制度,细化、量化自由裁量范围、种类和幅度,统一制定行政执法程序、文书、行为、语言等标准规范。

    8.探索企业行政合规建设,建立事前事中工作指导机制,推动严格监管与指导帮扶有机结合,引导市场主体规范经营、健康发展。

    9.深入开展“大走访大调研大服务大解题,千名干部帮千企”活动,帮助企业协调解决“急难愁盼”问题,全力为企业打造良好营商环境。

    10.大力推进“谁执法谁普法”,深化“四进社区”(宣传、服务、执法、调解),推动执法中心下移,实现执法宣传普及化、执法服务便民化,执法调解高效化。

    11.科学设置一批便民服务点,满足市民补鞋修伞配钥匙等日常所需。

    12.适度营造商业氛围。充分利用重点商圈、步行街品牌人气、管理优势,引导商家统一设置精致、优雅的商业外摆,允许商家企业在店门口设置装饰类小品吸引人气,靓化街区环境,营造商业氛围。在商务部门统一牵头部署下,允许有场地条件的商超,因地制宜开展商业类展示促销活动。

    13.适度放宽疏导点规范管理。在不影响市容秩序、交通、周边居民生活秩序的前提下,放宽百货类地摊的准入门槛,强化卫生保洁,配合开展疏导点(需入市经营)实行“减量、提质”,重点对店家经营场所条件、排油、排污等设施进行更新换代。

    14.增设时令果蔬销售点。支持行业主管部门在现有菜场、农贸市场内增设一批时令水果蔬菜临时交易点,方便果蔬菜农设摊交易。

    15.积极优化户外广告审批。在符合户外广告设置技术规范(国标、省标)、经安全检测合格且安全防护到位的前提下,科学优化已有商业企业、公司等大型户外广告的审批,提高企业宣传效应和知名度。

    16.重点商圈、商业街区周边人行道设置临时快递泊位,服务沿街商户。

    17.实现全市违停缴款“融合办理”。协同各县(市、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分局),实现全市线上、线下融合办理人行道违停案件,惠企便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