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索引号:

    11330700762512299C/2022-00137

  • 文件名称:

    金华市综合行政执法局2021年重点工作总结

  • 发布机构:

    金华市综合行政执法局

  • 成文日期:

    2022-05-23

  •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 金华市综合行政执法局2021年重点工作总结

    日期:2022-05-23 10:09:35 来源:市行政执法局 浏览量:​
    分享:
         

    朗读

    2021年,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攻坚争先大比拼”行动决策部署,我局把“见红旗就扛,有第一就争”的工作干劲写在综合执法奋进的旗帜上,继续按照“党建引领、清廉执法、省内标杆、全国一流”总体目标,大力实施“能力素质提升、标杆品牌建设、制度建设规范”三大工程,各项工作继续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前列。

    一、执法改革方面

    全省首创县域“大综合一体化”改革模式。选取婺城区开展全省“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试点,探索建立“1+3+6+X”行政执法模式。划转事项由15个领域488项到24个领域2116项,综合行政执法事项占整体执法事项比重提高到44%;执法队伍从15 支减少到5支,85%以上综合执法力量下沉到基层;建立健全了37项改革配套制度,制定“教科书式”执法指引16个、自由裁量标准4439项及轻微违法承诺免罚事项288项;市、区、乡三级联动体系基本成型,初步实现了执法体制重构、运行机制重建、部门职能重塑的目标,力争“大综合一体化”执法改革省级试点成为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项目。相关工作得到袁家军书记等省领导的充分肯定,中央电视台、人民网、浙江电视台等主流媒体多次报道。

    全省首创乡镇“一支队伍管执法”改革模式。选取义乌市佛堂镇开展全省第一批“一支队伍管执法”改革试点,共划转执法事项852项,是全省划转事项最多、推进速度最快、资源整合最优、治理效能最好的首批五个乡镇试点之一,得到时任省委书记车俊、常务副省长冯飞、政法委书记王昌荣等多位领导批示肯定。在此基础上,纵深推进全省第二批东阳市南马镇等17个乡镇(街道)综合行政执法改革,投诉举报下降21.5%,群众满意度提升28.3%,获司法部司法要情刊登。

    全省首创“执法监管集成服务”联合执法模式。在金华高铁站站前区域和双龙风景旅游区分别推行“3+N”(执法、运管、交警+市场监管等14个部门)和“1+5+3”(综合执法+市场监管、水政、文化市场、交警、运管+建设等3个部门)的常态化联合执法模式。深化“服务+监管+执法”新理念,实行“八个统一”(指挥调度、执法尺度、办案平台、人员管理、执法装备、培训学习、后勤保障、投诉受理),实现了“综合查一次”,达到“六个没有六个有”(没有小偷、没有黄牛、没有垃圾、没有宰客、没有黑车、没有乱停车,有问询指引、有帮扶照顾、有失物招领、有客流疏导、有紧急救助、有便民租借)。

    全域推进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在全省率先形成《金华市“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工作方案》、《金华市“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行动计划(2021-2022年)》等改革制度成果。按照全省改革调研推进会议精神,结合婺城区试点经验,拟在全市范围按市区“1+5”模式、县(市)“1+8”模式实施“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目前实施方案和地方扩展目录已形成,并开展了三轮征求意见和专项论证。

    二、数字执法方面

    推进行政执法协同指挥集成应用。在婺城行政执法协同平台试点的基础上迭代升级市智慧城管平台,打造“指挥系统、集成智办、执法办案、五维监督”等模块,通过预受理、交办、掌上指挥、办理执行等事件流和数据流的双回路双闭环,推动业务协同、数据交汇、应用贯通,实现“信息一网归集、人员一网调度、事件一网统管、执法一网智办、监督一网覆盖”五大功能。全市行政执法系统四个应用列入《全省数字化改革重大应用“一本账”S1》目录。今年1到10月,共采集交办综合执法各类问题195240起,已处置193802起,处置率99.97%。

    优化生活垃圾分类平台。按照“数字赋能、无人值守、无桶城市、全国标杆”要求,已接入全市2300余路生活垃圾投放点监控视频,1200辆垃圾运输车辆GPS信息、市本级5个处置场所地磅、1620个垃圾投放点数据,推行“一店一档”“一桶一码”,形成全过程、可视化、可追溯的闭环监管模式。今年累计发现问题15107起,检查通报11份。查处案件2.7万件,处罚金额197万元。作为地市唯一代表在全国生活垃圾现场会作典型发言,2次中央电视台报道推广。全国首创餐厨废弃物全资源化利用,列入工信部试点。

    “互联网+执法”“互联网+监管”走在前列。今年1-10月,通过省综合行政执法网上办案系统共办理案件4.58万余件(其中简易程序案件2.96万余件、一般程序案件1.6万余件、重大案件228件),占全省总办案量的33%(全省同期总办案数为13.8万余件);“浙政钉”掌上执法APP账号开通率、监管事项覆盖率、掌上执法激活率、掌上执法检查率均达到100%,开展检查户次占全省总数的63.4%。

    三、依法行政方面

    预防化解争议。全省首创“1+3+X”行政争议联防联调机制,做到行政争议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预防与化解。2019年至今年10月底,全市执法系统共办理行政处罚案件138万余件,实现行政争议零信访、行政复议零撤销、行政诉讼零败诉,为全省第一,破历史记录,得到省委袁书记肯定。

    创新执法方式。全省首创“教科书式执法”“说理式执法”“三色单三步工作法”“执法四进社区”。执法规范化水平不断提升,据2020年第三方调查显示,社会公众对执法系统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给予的正面评价率达97.2%。

    打造金华标准。全省首创基层中队规范化建设“金华标准”。在基层队所“三年达标计划”41项省标基础上,创新了20条“金华标准”,创成规范化中队140个、最佳实践中队10个,枫桥式中队1个,达标率居全省前列。

    四、执法为民方面

    大力推进地方性法规的贯彻落实。比如:2019年《金华市养犬管理规定》实施,我局首创了“一犬一码”,推行“三色管理”。今年以来,收容13374只、处罚5037起、曝光1054件,分别占全省的60%、53%、79%;犬只伤人恶性案件零发生,主要指标均全省领先。

    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比如:燃气执法全省领先。自6月份燃气执法划转以来,共查办城镇燃气违法案件912件,结束了划转前“大案要案零查办、违规刑事零追究、涉案单位零停业整顿”现象,实现三个“零突破”。再比如:“双减”执法扎实有力。今年以来共查处重大典型案例42起,曝光21起。

    扎实推进“三改一拆”行动。今年1-10月份,共排查涉及安全隐患违法建筑3308宗,违建面积224.03万平方米,两项指标均居全省第2。截至10月底,全市拆除违法建筑372.70万平方米,占省定任务133.11%;完成“三改”建筑面积702.31万平方米,占省定任务130.19%。

    五、清廉执法方面

    建立清正干部队伍。实行正向激励,一线识别干部,积极评选担当作为的先进模范,加强对先进典型的学习和宣传,树立鲜明用人导向。全面推行权力运行规范化、执法办案阳光化、队伍建设廉勤化、工作考评可量化。

    积极回应社会监督。今年以来,处理8890来信325件、信访件182件,满意率99.8%。探索实行“一中队一代表一委员”,承办人大建议15件、政协提案17件,办结率、答复率、满意率均100%。

    着力打造模范机关。2021年“晒拼创”活动获优秀单位;2021年上半年政治生态测评最优正向平均值99.9%,全市第一;被授予全省“建设清廉机关、创建模范机关”先进集体;机关党建考核连续四年被评为优秀;2019年以来,执法人员严重违纪案件、重大信访投诉均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