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市区公共自行车系统运营成效的报告

日期:2017-02-10 10:26:33 来源:​市行政执法局 浏览量:​
分享:
     

朗读

市人民政府:
  公共自行车作为公共交通的组成部分,既是城市客运体系的有机拓展与延伸,又是短距离出行的主力。自2013年11月,金华市区采取政府监管、企业运营的公共服务整体外包模式推出公共自行车服务系统以来,金华公共自行车以其绿色低碳、运行便捷、服务优质的特性深受广大市民青睐,成为遍及金华市区街头的风景。截至目前,市区公共自行车租车卡办卡量已达15.9万张,使用量2458万余次。为缓解城市交通拥堵、切实提高公共交通服务品质和形象作出了积极贡献。在2016年10月召开的第六届中国消费经济高层论坛暨首届中国“骑行天下”昆山峰会上,金华市与杭州市、江苏省泰州市在公共自行车管理与服务方面成绩突出,被授予“长三角公共自行车推广典范城市特别奖”。
  一、主要成效
  (一)绿色效益明显。作为绿色出行先锋,金华公共自行车运行三年,使用量按私家汽车出行耗油量折算,相当于可以节约燃油5080余吨,有效推动城市低碳经济发展。同时实现交通出行分担2458万人次,大大改善了市区道路交通拥堵情况。公共自行车出行有效地解决了与公交车的衔接问题,做的是加法,却能呈现放大与乘数效应。
  (二)助力便民出行。市区共建成公共自行车站点500个,投放自行车1万辆,覆盖城区近120平方公里,服务人口达55万。天气晴好的情况下单日使用量均在4万次以上,相当于每辆自行车每天被使用4次左右,核心区域的自行车使用频次更是达到20次以上,骑行次数最多的一辆公共自行车达6800余次。为鼓励市民及游客使用公共自行车,租车时间一小时内免费,且可以通过还车后重新租车实现免费用车。同时,在金华新发行的市民卡上包含了公共自行车租赁功能,进一步激发了公共自行车系统的活力,实现公共自行车价值最大化。
  (三)附带效益突出。公共自行车全面融入市民生活,在解决公交出行“最后一公里”的同时,其附带效益也在社会公益、维护治安、旅游休闲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一是社会公益方面,公共自行车站点雨棚灯箱提供公益宣传广告阵地近1000个;每年利用LED显示屏发布城市管理宣传标语200余条次;通过站点监控帮助市民找回遗失物品100余起,最多一次找回现金3万余元;配合做好各类公益活动的自行车保障工作,如海外名校学子走进古村落活动、宣传低碳出行的绿道骑行活动等,为营造和谐、健康的社会环境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二是社会治安方面,公共自行车监控系统已接入公安专网,为公安机关获取各类案件侦破线索提供极大便利。三是旅游休闲方面,金华市区正在实施三江六岸自行车绿道的建设工作,今后的公共自行车不仅是交通工具,还可以方便市民和游客用于在沿江公园休闲健身、观光游览。
  二、主要举措
  (一)以便民出行为第一导向,积极引导绿色低碳生活方式。一是创新站点规划,贴近市民需求。市行政执法局在牵头实施公共自行车项目时,充分考虑市民的实际出行需求,会同规划设计单位创新地提出了“三层次站点落位法”。第一层次结合城市空间、市区居民出行特征以及面向社会的意见征集情况,确定初步设计点位;第二层次,深入街道、社区实地走访,统筹结合社区及周边单位、商家、住户对于自行车服务点的设置建议,对预选的点位进行筛选、调整;第三层次,召集建设、园林、市政、交警、电力等部门,进行现场勘查和点位协商,落实建设方案,确定最终设计点位并公示。二是衔接公交,对接“最后一公里”。公共自行车站点的设置尽可能做到与公交站点的衔接,方便市民出行。经过科学布局,目前金华市区江北老城区公共自行车站点与公交车站的衔接率达到34%,江南城区站点与公交车站的衔接率达到39%,总体能够满足两者的衔接乘换需求。站点密度与杭州、株洲等首批建设公共自行车站点的城市相当,不仅解决了“最后一公里”问题,还全面进入金华市民生活,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三是推行骑行积分,鼓励低碳出行。推出公共自行车骑行积分的新招,吸引市民低碳出行,凡使用手机租车的市民,每次骑行均可视骑行距离或时长获得相应积分,累积的积分可以通过手机租车软件平台兑换手机话费、多肉植物、水杯、手机等商品,吸引了更多市民选择公共自行车出行。
  (二)以运行便捷为第一追求,强化公共自行车便民属性。一是功能健全便捷租还。为使公共自行车更加便民,市行政执法局要求公共自行车运营企业把“互联网+”概念引入公共自行车服务,研发推出“骑车宝”公共自行车租车系统,市民无需办理租车卡,通过手机扫描二维码或点选桩位号即可实现租车还车,有效解决外来游客等临时租车用户办卡手续繁琐等弊端。该系统还包含站点信息查询、骑车计时、充值消费信息查询等功能,可随时随地查看市区各公共自行车站点信息,有针对性地选择租还车站点,减少因为站点空满桩无法租还车的问题。二是实现免费WiFi全覆盖。为使公共自行车资源最大化地得到利用,2014年年底,金华陆续在市区各公共自行车站点安装上免费WiFi,可通过移动终端进入系统查询各站点运行情况,方便市民及时安排出行计划,目前覆盖率已达100%。三是提高循环使用效率。针对公共自行车服务系统运营过程中面临的“潮汐”现象、设施维修问题等,专门组成课题组进行研究。利用大数据和互联网技术,合理配置站管人员,加强车辆调度,使空满桩站点比例大幅下降,极大缓解潮汐问题,下一步还将与第三方合作开发公共自行车无桩位租还系统,以先进技术强化公共自行车的便民属性。
  (三)以优质服务为第一根本,着力提升服务质量。一是建立健全管理规章制度。制定了《金华市区公共自行车系统运营管理办法》和《金华市公共自行车服务运营管理考核细则》。同时提出了运营服务“四个零”的工作目标,即“零空桩、零满桩、零故障、零脏乱”,以高标准、严要求对站点空满桩、设备故障修复、站点卫生等情况进行及时处置和保障。并及时听取市民呼声,与8890便民服务平台无缝对接,及时反馈市民意见、建议、相关诉求。二是线上线下强化运营监管。为保障监管工作紧扣实际运营,建立了监管平台与运营平台相结合、在线监管与区块化实地巡查相结合的“两结合”监管机制。一方面通过实现在线电子监管平台与企业运营管理平台的无缝对接,确保运营状态实时关注、运营数据直接掌握,发现问题及时向运营公司下达指令,督促整改。另一方面将公共自行车站点部分情况划分为三个区块,管理中队以骑乘方式对站点进行巡查,了解第一手情况,建立相应工作台账,需要整改的问题则通过微信工作群现场交办,督促运营公司边落实边完善。三是发动党员参加志愿服务。市行政执法局党委围绕“为民务实树形象、精细管理创精品”城市管理工作要求,指导市城管服务中心党支部结合公共自行车监管工作开展公共自行车“助行小帮手”党建品牌创建,发动党员参与公共自行车文明用车宣传、站点管理等志愿服务活动,公共自行车“助行小帮手”已被评为2015年度市直机关党建工作品牌。四是引导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公共自行车管理。自2015年3月份以来,市行政执法局会同公共自行车运营企业在金华市区开展了公共自行车服务志愿者招募活动,运营企业与金华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学院团委共同组建“助行小帮手之青春护车志愿服务队”,每周开展公共自行车清洁、养护、维修等各种形式的志愿者服务和宣传活动。与多家事业单位合作,通过志愿者认领公共自行车站点,协助做好公共自行车的设施清洁和简单维护,同时,通过志愿者普及宣传绿色出行理念。定期开展使用情况和满意度调查,邀请市民代表恳谈,聘请市民代表为公共自行车服务监督员。并在站点周边单位、居民中发展个人志愿者,就近参与管理和设备的简单维护。针对未成年人不文明使用公共自行车情况突出的问题,市城管服务中心会同运营企业积极与有关学校沟通对接,开展公共自行车“爱车护车”教育宣讲进校园活动和护车志愿者招募活动。通过志愿服务等相关活动的开展,普及宣传绿色出行理念,营造“人人关心公共自行车、人人爱护公共自行车”和低碳出行、文明使用公共自行车的良好氛围。